这是一档聚焦于 AIGC 领域的播客精选栏目。 如果你不想错过 AI 潮流,但又没有太多技术背景,或者没有大量时间收听数小时的音频访谈,那么这个专栏就是为你准备的。 专栏为你精选优质深度内容,提炼出精华摘要。以尽量浅显易懂的语言为你带来海内外 AI 领域投资人和创业者的思考判断,让你紧跟趋势。 专栏每一篇的内容包括:核心观点 + 精华摘要 + 扩展知识。 每周三/日更新一期,每一季包含20期,购买后可永久阅读。 【限时福利】其他人通过你分享的链接购买,你可获得30%的返佣
结束语:专栏第一季更新完毕,有些话想对大家说

从8月1号发布专栏第一期,到10月15号专栏最后一期更新完毕,整整两个半月。感触颇深。
1、用最小成本搭建了一个 AIGC 类产品的MVP,并且验证了有用户愿意为这个产品的价值买单,虽然距离当初50个订阅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,按比例看也在及格线上。
验证创意未必一定要是开发一个APP,也可以是一个专栏。
2、用结构化的输出,倒逼体系化的输入,是最好的学习方法。为了运营这个专栏,我几乎翻遍了小宇宙上所有AI类的栏目和单集,加上阅读论文,学习GitHub上的项目,啃各种官方文档,学习效率非常高。专栏的最后一期,特意放了一期AI时代知识管理的访谈,也算是一种呼应。
3、最大的感受是AI行业真是一日千里,蓬勃发展,典型的证据就是我在专栏发布时拟定的目录,最终大部分都没用上(哭笑不得),不是说当初的选题质量不行,而是实在发展太快,过一段时间就有新的进展出来,专栏也必须保持迭代。
4、build in public 真是一种最佳的个人开发者策略。不需要遮遮掩掩,大胆地在公开场合说出你的目标,让身边的朋友或网友帮你一起鉴别创意,产品,一起参与优化和传播。
build in public 的第二个好处就是可以结交很多朋友,通过写专栏我知道了极客公园要举办AI黑客松比赛,通过比赛组委我认识了现在的产品搭档,以及好几个年轻有为的同行,这些都是相比闭门造车更好的一种创造价值的方式。

虽然第一季承诺的更新目标达成了,但我还有接下来的两个目标:
筹备第二季的专栏,依然是AI领域,但是关注点会从行业趋势变得更加接地气。
继续维护第一季,有好的内容会不定期加上,也算是对第一批种子用户的答谢。
最近 Openai 持续放大招,fine turn 的成本进一步降低,大家都在说又要搞死一批 AI 创业公司了,身边有不少 AI 应用层创业悲观论开始出现。
我个人倒是持乐观态度。一方面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,手机操作系统当初底层的能力也是很薄弱,所以移动互联网早期诞生了很多像墨迹天气、手电筒、记事本这样的工具类应用,后面操作系统能力不断迭代,这类应用确实走下坡路,但是操作系统开放出来的能力也越来越多,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市场并没有因为操作系统的成熟而萎缩,反而是蓬勃发展。
其次是大家担心做垂直领域调优的 SaaS 公司会不会因为 fine turn 的门槛降低而要凉凉了,我认为也不会。原因在于 To B 的服务是一整套解决方案,并不会因为某个 API 的能力提升而出现门槛的骤降骤升。比如说:那些数据是有用的?要如何格式化?如何进行清洗?大模型输出的质量稳定性怎么解决?兜底的方案怎么设计?这些都依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提供用户教育和运营,至少现阶段我认为依然如此。
作为一名技术乐观主义者,我认为底层的能力越强,对顶层应用开发者越是利好。大模型会水平扩展能力,但垂直扩展不符合其定位,且规模不经济。
最后,祝专栏的各位读者都能抓住这一波 AI 带来的机会,书写自己的精彩故事 :)
#20 - AI 无所不知的时代,知识管理还有用吗?
#19 - 零基础如何快速入门AI大模型
AI浪潮席卷而来,产品经理也须与时俱进。如何从传统行业跨入这个新领域?本期采访为您讲解一位成功“转型人”的秘笈。
他自身没有算法背景,但出于兴趣学习了......
#18 - Chato 王建硕访谈:现阶段的 AI 创业,就是要拿着锤子找钉子
ChatGPT 发布不过短短300多天的时间,就已经在技术圈掀起了滔天巨浪,各种应用服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,对比曾经的移动互联网,我们能否认为这次的技......
#17 - AI Agent 引擎+出海,做AGI时代的那艘大船
当下关于 Agent 的技术发展和创业正成为 AI 领域最火热的话题之一,AutoGPT、AgentGPT 的出现,让人们看到了机器进一步解放人类生......
#16 - AI 第二波浪潮拉开帷幕
自ChatGPT诞生后的309天,当我们认为大模型、AI 浪潮在慢慢冷却之时,大洋彼岸的硅谷又迎来了一番新的景象。本期两位嘉宾带来了一些最新的观察和视角,从这一波......
#15 - 真格基金戴雨森:有关创业、投资与AI的详细指南
AI 时代,创业者该如何抓住机遇,在变化中获得先机?本期访谈为您带来真格基金管理合伙人戴雨森的投资思考。
戴雨森认为,AI与移动互联网有......
#14 - 会读创始人访谈:AI 时代的阅读工具创业思考
当下AI创业如火如荼,但真正能够商业化落地的机会在哪里?本期访谈,会读(ReadFlow) 的 CEO 王博龙为我们揭秘了其创业内幕。
......
#13 - 嘉宾对谈:OpenAI 走下神坛了吗?
上半年 ChatGPT 的发布,引爆了如火如荼的 AI 创业。虽然大模型创业的逐渐降温,大洋彼岸的硅谷,内部的真实状态究竟如何? 本期访谈嘉宾将为你带来一手的感受......
#12 - 真格基金EIR 季逸超:一个AI创业者的反思、观察和预测
大模型带来了新一轮创业热潮。但机遇并不意味着轻松,创业者需要正确认识形势,做好充分准备。
本期访谈中,季逸超剖析了创业者正面临的困境。他......